跳至主內容

保良故事集

我要捐款!

生命分享爱

把握幼儿发展黄金期 学前康复专业治疗车提供适切训练

把握幼儿发展黄金期 学前康复专业治疗车提供适切训练

当自己的孩子被怀疑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简称SEN)倾向,作为家长当然担心不已,只要好好把握0 至6 岁婴幼儿的发展黄金期,情况定可大有改善。保良局在2016 年开展「傲翔计划」到校学前康复服务,为6 岁以下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到校专业支援,更引入全港首架「学前康复服务专业治疗车」。专业治疗车由保良局自资营运,并获得保良局丙申年郭罗桂珍主席捐款支持服务营运,为幼儿提供一个理想的训练环境。   专业治疗车穿梭於港九新界的幼稚园暨幼儿园,为有需要的学校提供支援。保良局言语治疗队长马嘉敏表示,由於不少幼稚园的校园空间有限,训练时间与上课时间重叠,难以腾出课室作训练场地。再者,进行训练期间需要一个安静、隔音的地方,专业治疗车正好解决有关问题。车身可划分成两个小训练室,同时为两名幼儿提供一对一的治疗服务,以达致治疗的最佳效果。 别小看专业治疗车的车身小小,车内却收藏了各式各样的专业器材,如言语治疗训练图卡、小手肌训练游戏、专注力提升教材、社交技巧玩具、各类图书等。治疗师会因应孩子的需要,配合使用适当的器材进行跨专业的训练,如大小肌肉、认知、语言及社交情绪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及技能。   专业治疗车自营运以来,得到不少家长的正面评价,周爸爸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儿子筠霖大约2 岁左右,发现他不愿开口说话,又不肯与人有任何交流,经初步评估后发现儿子有自闭症倾向。就读保良局属下学校的筠霖,幸得到学校的转介,轮候数月便开始接受「傲翔计划」到校学前康复服务,碍於校园空间有限,治疗师遂安排筠霖於治疗车上进行一系列的训练。现年4 岁的筠霖持续接受两年多的训练后,情况有明显改善,个性变得活泼多言,乐意与同学一齐玩,非常喜欢校园生活。」 目前保良局傲翔计划共有6 支专业团队提供服务,未来亦会继续与不同学校联系,以支援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盼每个孩子都可以发光发亮。
如邻舍的咫尺情

如邻舍的咫尺情

带著食物援助包来到受助者谭婆婆的家门前,隐约看到铁闸布帘后的谭婆婆出来迎接。「系咪吴姑娘呀?好耐无见,好挂住你啊!」随行的吴姑娘熟练的叫我们踏入家门,然后与谭婆婆一起整理桌椅。一坐下,谭婆婆又说,「婆婆唔叻,唔识字,好彩你叫吴姑娘,12345我仲识,我识叫你5姑娘。」两人相视而笑,彷如老朋友相聚。   谭婆婆也算是保良局的「老朋友」,她2014年开始接受本局食物援助。   谭婆婆每月生活只靠长者生活津贴,女儿多年前已失去联络,婆婆现在独力照顾13岁的孙女,属跨代照顾个案。谭婆婆早年於地盘工作时弄伤了两腿膝盖,关节亦开始退化,近年只能靠拾纸皮增加收入,近月因疫情缘故,婆婆怕感染病毒传染孙女,因此已放弃了拾纸皮工作,只能在生活上更加悭。她数日才舍得换一次口罩;每天早午餐加起来当一餐;每次到食物银行拿食物,为了悭2元搭车钱,宁愿步行超过30分钟去领取物资;她常挂在嘴边的是「希望留多一点给孙女」。   因此,当谭婆婆知道保良局扶弱计划让她可以得到额外的食物包时,她万分感激保良局。「食物包有面好正!样样都齐,帮轻咗我好多!我又可以煮肠仔面俾孙女食!」婆婆拿著食物包中的超市礼券喜从心来,还兴奋的告诉孙女「我哋可以去买多啲肠仔了!」   当我们关心婆婆够吃与否时,谭婆婆感恩的说「够了够了,我不会多取,够用就可以了。我哋穷,但也有人比我哋更穷,够用就可以了!」婆婆很少为自己打算,整个倾谈过程常常问我们坐得辛苦与否,又抱歉只有风扇没有冷气,还叮嘱一段时间没见的吴姑娘早点回工作间,「你早点回去吧,用了你一个小时,食物银行忙著呢!」   平日分发食物援助时,吴姑娘也会把握机会关心受助者身心状况,支援受众物质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情绪上的关顾。但因疫情缘故,食物银行需要支援更多基层家庭,个别关顾时间也相应减少了。吴姑娘知道我们上门访问谭婆婆,她也特意调时间来见见婆婆,除为了来探探老朋友,也想亲手将这食物包送给她,免却她来回步行之苦。   一个食物包,一小时相聚,一见如故。食物援助纪录表上是一个名字,背后却是一个为照顾孙女努力生活的长者故事。分发食物,可以是机械式的工作,也可以是一个雪中送炭的咫尺善行。  
一封感谢卡 包含了感谢和肯定

一封感谢卡 包含了感谢和肯定

俊俊在保良局慧妍雅集幼稚园暨幼儿园毕业快将一年,这天放学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回到幼稚园探望校长和老师。「你长高了许多呢!」眼前的俊俊不只长高了,说话也成熟了不少。 忆起这三年来俊俊在幼稚园的点点滴滴,俊俊妈妈心中泛起无数感动。「我们是双职家长,每天都要上班工作,爸爸有时还要OT,好在幼稚园有提供延展服务,我们可以放心将俊俊交托给学校。」俊俊从K1开始,每天课后都会留在学校至六、七时,无奈 疫情突袭,全港学校曾一度停课数月。「疫情初期,我们的确很懊恼,毕竟家中长辈年纪大难以长时间照顾俊俊,庆幸学校灵活弹性的安排,提供托管服务,让我和爸爸可以继续上班。」   疫情停课期间,学校持续开放给有需要的学生,当时回校的学生寥寥可数。「由於学校只能提供基本的照顾,每当俊俊做好功课,就会主动帮老师担任小助手,又不时找我聊天,无论是日常课堂趣事,抑或是心事秘密等都无所不谈,使托管的时间过得充实。」成为俊俊最佳玩伴的黄老师道。 俊俊能够在疫情期间,仍然愉快度过学习旅程,妈妈最感谢校长、各位主任和老师,甚至是校务员姐姐的用心教导和照顾。「即使去年疫情期间,实体上课的日子不多,多得学校的体贴支援,深深感受到学校的关爱。看见俊俊这三年来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性格慢热的他,在学校结识了不少朋友,全赖学校活动教学,令他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而且混龄教学,令他学会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相处,每天放学回到家里总是会捉著我和爸爸分享学校趣事,又会表演唱歌跳舞,所以俊俊K3毕业时,便亲笔将所有感谢说话一字一句写在卡上,藉此向学校送上最真挚的谢意。」   这封简单的感谢卡,包含了俊俊一家对学校每一位教职员的感谢和肯定。  
从游戏中反思人生 「生命号」在社区撒播幸福种子

从游戏中反思人生 「生命号」在社区撒播幸福种子

关於「生死」似远又近,此刻我们可能健康快活,下一刻可能病患缠身,谁也无法预料将来会过得怎样。「保良局华永会生命号」流动生命教育中心专车走入学校和社区,希望透过互动的形式,让参与者认识不同人生阶段的苦与乐,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习以正面乐观的思维面对人生的挑战,做到感恩知足,活在当下。   与课堂式的生命教育课不同,「生命号」每次出队总给人一种办嘉年华会的感觉,大大小小的摊位各有主题。「幸福自拍照相馆」让参与者拿着打气卡牌及道具,跟自己拍照留影,藉此学习欣赏自己、感谢自己;「老是这样的一回事」体验活动让参加者戴上眼罩、耳罩,穿上负重背心,在看不清、听不见、走不动的情况下完成一系列的任务,藉此体验长者及残疾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学习体谅他们的需要。而「生命号」流动专车则化身成「生命静思体验馆」,在车上播放生命教育短片,让参与者反思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传达「爱要及时」的讯息。   每次出队总会看见长者义工的身影,他们亲力亲为,协助中心职员营运摊位,与参加者诉说人生,引导他们反思人生。保良局华永会「生命号」计划负责主任张铭森表示,「生命号」是一个助人助己的计划,长者义工人生经验丰富,是一本活的「故事书」,他们的经验分享让年轻人学习如何从容地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同时让长者在人生下半场发展新的兴趣, 为晚年赋上新意义。   生命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次的巡回或许未必可以让人懂得活在当下,但就如张主任所言,「生命号」走入社区,为公众提供空间讨论生与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许这只是萍水相逢的相遇,但长者义工的分享、游戏的体验早已在参与者心中埋下了种子,让他们迈向感恩知足的幸福人生。  
不止果腹  还能温暖人心

不止果腹 还能温暖人心

83岁的刘伯伯与71岁的太太同住观塘区,主要靠高额长者生活津贴生活。二人皆患有长期病患,刘伯伯患有严重糖尿病,每天都需要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惜胰岛素并不属於医疗豁免药物内,故每月仅有的津贴大部分都用来买药,经济压力沉重,已无力再负担粮食和日用品,平日清菜加粉面就当一餐,谈不上什么营养。   刘婆婆则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双眼又因为黄斑点病变和青光眼,现时只余下2、3成视力,不久前更发现身体出现如鸡蛋大小的肿瘤。婆婆受尽病魔煎熬,情绪低落,又担心受到病毒感染,令抑郁症加剧了许多。 保良局刘陈小宝长者地区中心同事有见刘伯伯夫妇的需要,便贴心送上防疫物资、寄上餐饮劵,又不时致电慰问婆婆,提供情绪和生活上支援。当婆婆得悉保良局推出「关爱无限・共跨逆境」扶弱计划,可以与丈夫一起享用营养热餐,她十分感激,「感谢保良局一直以来的关顾,在疫情初期送上防疫用品,又提供食物援助,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深深感受到人间温暖。」 原来简单的一句窝心问候、一份看似微不足道的热餐,对於刘伯伯夫妇来说,意义重大。 保良局邀请您在这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支持「关爱无限・共跨逆境」扶弱计划,捐款HK$350即可为一名低收入、失业或其他有需要家庭提供为期一周的食物券/热餐,你的捐款亦可让本局推行其他多方位支援项目,灵活变通与他们同行。 疫情对经济民生产生沉重压力,对基层家庭的影响尤大,希望各位继续伸出援手,与弱势社群共跨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