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Love @ Po Leung Kuk

Donate Now!

Sharing Love

信上的每一張面孔	是我們成長的推動力(Chinese Only)

信上的每一張面孔 是我們成長的推動力(Chinese Only)

自從兩年前搬家到天水圍後,祚榮和妹妹芷瑜已經很少到位於上水的保良局田家炳關愛家庭中心,但這天再次回到中心,祚榮和芷瑜仍準確記得每一位中心職員的名字。   回想起初時來到中心的回憶,祚榮媽媽仍記憶猶新,「我哋以前住上水,2018年工人姐姐辭職,我同老公返工工時好長,照顧唔到祚榮同芷瑜,經社署介紹,帶咗佢哋嚟中心接受『保寶天使』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初時係去保姆姨姨屋企由保姆照顧,但原來佢哋有好大情緒同行為問題,會打姨姨、搗亂、亂掟姨姨屋企嘅嘢。」   兩兄妹其後改為到中心由職員照顧,保良局田家炳關愛家庭中心副主任鍾穎欣姑娘表示,照顧他們極具挑戰,「哥哥好為食,見到其他小朋友有零食會好主動問人或者出手攞,比較衝動唔識同人相處;妹妹就痴人,好小事容易喊,唔識得表達。」   「唔該姑娘!」 眼前的祚榮和芷瑜十分有禮乖巧,完全想像不到他們3年前是媽媽和鍾姑娘口中所說的「熊孩子」。鍾姑娘表示,中心每一位同事按小朋友的性格特別為他們製定「成長」計劃,「我哋會耐心同祚榮、芷瑜解釋佢嘅行為有咩問題,亦都會為佢哋製定目標,完成咗先會有獎勵。我哋亦都試過連繫祚榮去訪問喺保良局V54大宅駐留嘅法國藝術家,幫佢建立自信,增廣見聞。」   媽媽亦非常感激中心同事的用心和耐性,「佢哋每日會花一個鐘頭解釋兩兄妹今日喺中心表現點,會教我返屋企點樣管教佢哋,又會安排活動畀我哋一家人一齊參與。」   祚榮一家去年搬遷天水圍,臨別的時候,兩兄妹相當不捨。喜歡畫畫的祚榮拿起畫筆,沒有畫他心愛的食物,反而畫上了中心每一位職員的樣子,媽媽看到後也十分感動,也和祚榮一樣畫上了每位職員的樣子,並親筆寫了感謝信。離開中心的那一天,芷瑜擁著鍾姑娘不放,約定搬家後也要再見面。直到現在,他們也在遵守這個約定,空閒時回中心探望各位職員。   保良局田家炳關愛家庭中心 『保寶天使』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 查詢電話︰3563 5161 網址︰http://childrenyouth.poleungkuk.org.hk/tc/page.aspx?pageid=382
(CHINESE ONLY)運動是……打開心窗的匙

(CHINESE ONLY)運動是……打開心窗的匙

Cathy 2 歲時,因家庭問題入住保良局家舍。性格內斂的她不太擅於與人溝通相處,朋友不多,說話不多,直至遇上了欖球,徹底打開了她的世界。欖球是種簡單的快樂Cathy 從小熱愛運動,自學了乒乓球、籃球等。偶然一次看見別人在球場上打欖球,便被這項運動吸引。   透過本局與香港欖球總會合辦的語文培訓計劃,Cathy 自2013 年起接受欖球訓練,並獲資助到海外參加欖球活動及文化交流,一步步成為青年欖球錦標賽的香港代表。回想當日看見別人在球場上作賽的畫面,她表示,「感覺欖球帶給運動員的快樂是很純粹、很簡單,也是我喜歡欖球的原因」。欖球帶我遊歷世界年僅18 歲的Cathy,已經代表香港到過多個國家參加欖球比賽,如去年8 月到老撾參與亞洲欖球總會20 歲以下亞洲七人欖球賽,她坦言︰「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有機會可以代表香港到世界各地作賽,這個夢想對以前那個小女孩來說,有點遙不可及,但現在我覺得我可以」。 運動是種共通語言 去年9 月,Cathy 獲選到訪日本觀摩2019 年世界盃欖球賽,學習頂尖運動員的技術,並與來自世界各地超過一百名年青運動員交流。雖然母語不同,但他們對欖球的熱愛卻打破了語言的限制,成為了他們之間的共通語言,讓她認識了來自泰國,甚至是約旦的朋友︰「以前的我不太自信,但欖球讓我變得健談,使我認識了更多的朋友,謝謝欖球擴闊了我對這世界的想像」。
一封感謝卡 包含了感謝和肯定 (Chinese Only)

一封感謝卡 包含了感謝和肯定 (Chinese Only)

俊俊在保良局慧妍雅集幼稚園暨幼兒園畢業快將一年,這天放學後與爸爸媽媽一起回到幼稚園探望校長和老師。「你長高了許多呢!」眼前的俊俊不只長高了,說話也成熟了不少。 憶起這三年來俊俊在幼稚園的點點滴滴,俊俊媽媽心中泛起無數感動。「我們是雙職家長,每天都要上班工作,爸爸有時還要OT,好在幼稚園有提供延展服務,我們可以放心將俊俊交託給學校。」俊俊從K1開始,每天課後都會留在學校至六、七時,無奈 疫情突襲,全港學校曾一度停課數月。「疫情初期,我們的確很懊惱,畢竟家中長輩年紀大難以長時間照顧俊俊,慶幸學校靈活彈性的安排,提供託管服務,讓我和爸爸可以繼續上班。」   疫情停課期間,學校持續開放給有需要的學生,當時回校的學生寥寥可數。「由於學校只能提供基本的照顧,每當俊俊做好功課,就會主動幫老師擔任小助手,又不時找我聊天,無論是日常課堂趣事,抑或是心事秘密等都無所不談,使託管的時間過得充實。」成為俊俊最佳玩伴的黃老師道。 俊俊能夠在疫情期間,仍然愉快度過學習旅程,媽媽最感謝校長、各位主任和老師,甚至是校務員姐姐的用心教導和照顧。「即使去年疫情期間,實體上課的日子不多,多得學校的體貼支援,深深感受到學校的關愛。看見俊俊這三年來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性格慢熱的他,在學校結識了不少朋友,全賴學校活動教學,令他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而且混齡教學,令他學會與不同年齡的小朋友相處,每天放學回到家裡總是會捉著我和爸爸分享學校趣事,又會表演唱歌跳舞,所以俊俊K3畢業時,便親筆將所有感謝說話一字一句寫在卡上,藉此向學校送上最真摯的謝意。」   這封簡單的感謝卡,包含了俊俊一家對學校每一位教職員的感謝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