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保良故事集

我要捐款!

生命分享爱

如邻舍的咫尺情

如邻舍的咫尺情

带著食物援助包来到受助者谭婆婆的家门前,隐约看到铁闸布帘后的谭婆婆出来迎接。「系咪吴姑娘呀?好耐无见,好挂住你啊!」随行的吴姑娘熟练的叫我们踏入家门,然后与谭婆婆一起整理桌椅。一坐下,谭婆婆又说,「婆婆唔叻,唔识字,好彩你叫吴姑娘,12345我仲识,我识叫你5姑娘。」两人相视而笑,彷如老朋友相聚。   谭婆婆也算是保良局的「老朋友」,她2014年开始接受本局食物援助。   谭婆婆每月生活只靠长者生活津贴,女儿多年前已失去联络,婆婆现在独力照顾13岁的孙女,属跨代照顾个案。谭婆婆早年於地盘工作时弄伤了两腿膝盖,关节亦开始退化,近年只能靠拾纸皮增加收入,近月因疫情缘故,婆婆怕感染病毒传染孙女,因此已放弃了拾纸皮工作,只能在生活上更加悭。她数日才舍得换一次口罩;每天早午餐加起来当一餐;每次到食物银行拿食物,为了悭2元搭车钱,宁愿步行超过30分钟去领取物资;她常挂在嘴边的是「希望留多一点给孙女」。   因此,当谭婆婆知道保良局扶弱计划让她可以得到额外的食物包时,她万分感激保良局。「食物包有面好正!样样都齐,帮轻咗我好多!我又可以煮肠仔面俾孙女食!」婆婆拿著食物包中的超市礼券喜从心来,还兴奋的告诉孙女「我哋可以去买多啲肠仔了!」   当我们关心婆婆够吃与否时,谭婆婆感恩的说「够了够了,我不会多取,够用就可以了。我哋穷,但也有人比我哋更穷,够用就可以了!」婆婆很少为自己打算,整个倾谈过程常常问我们坐得辛苦与否,又抱歉只有风扇没有冷气,还叮嘱一段时间没见的吴姑娘早点回工作间,「你早点回去吧,用了你一个小时,食物银行忙著呢!」   平日分发食物援助时,吴姑娘也会把握机会关心受助者身心状况,支援受众物质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情绪上的关顾。但因疫情缘故,食物银行需要支援更多基层家庭,个别关顾时间也相应减少了。吴姑娘知道我们上门访问谭婆婆,她也特意调时间来见见婆婆,除为了来探探老朋友,也想亲手将这食物包送给她,免却她来回步行之苦。   一个食物包,一小时相聚,一见如故。食物援助纪录表上是一个名字,背后却是一个为照顾孙女努力生活的长者故事。分发食物,可以是机械式的工作,也可以是一个雪中送炭的咫尺善行。  
創造共融空間︰保良蜜蜜買市集

創造共融空間︰保良蜜蜜買市集

「歡迎光臨!埋嚟睇下,依到係保良蜜蜜送市集,拎本小冊子睇下呀!」踏入市集,立即迎來一句充滿朝氣的聲音。店員佩茹熟練又熱情地遞上小冊子,還不忘介紹市集的熱門產品!   佩茹是康復學員,在今次市集擔任店務員,負責招呼客人和介紹產品。問及佩茹的上班感受,她興奮地說︰「返咗一個星期工啦,好開心呀!學到好多嘢。」服務經理在佩茹身旁,跟我解釋舉辦今次市集的目的︰「今次市集搵嚟唔同學員擔任店務員,希望可以幫佢地累積工作經驗,日後走出社會容易D搵到工作。」   這次市集以共融為題,除了有學員外,還有不少青年創業者「擺檔」。「今次市集我認識到好多學員,了解到佢哋個別嘅喜好,可以調配一啲個人化嘅香水比佢哋。」Ming是一間手作香水店老闆,通過〈創業經理人〉計劃參加市集,他指市集不止可以幫到他托展業務,還可以了解更多客人需要,豐富品牌款式。   除了「攤檔」之外,市集亦設有工作坊,由青年創業者擔任導師,開幕當日更有不少學員參加工作坊。導師Cath認為現時社會缺乏共融空間,大眾難以接觸學員,而今次市集是一個難得平台,可以互相了解交流。「當接觸到學員,就會發現大家其實都一樣。喺工作坊,大家都一樣鍾意手工藝,大家都一齊努力完成作品。」
研发痛风新疗法与「吸金」细菌

研发痛风新疗法与「吸金」细菌

菠菜、三文鱼、虾等等食物,是痛风症病人要「拒诸门外」的诱惑,否则进食后令体内尿酸过高,只能靠打针或服药治疗,但有一定风险及副作用。 保良局罗氏基金中学多位学生与其他学校组成联合队伍,研究出痛风症治疗新方法,於「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中击败了多间本港及世界知名大学,成为其中一间获得金奖的学校,是首次有香港中学队伍获得此殊荣。   人体难以自行排走尿酸,尿酸浓度过高会形成晶体,令关节肿大和疼痛。研究团队中有学生的亲友因有痛风问题,故开始此项研究。经研究各类文献及进行实验,团队发现可以利用大肠杆菌大量复制经基因改造的消化酶,再抽取此消化酶并注射进另一可食用益生菌,痛风患者进食后消化酶可协助排走尿酸,亦无副作用。团队期望未来,可朝药物制作方向研究。 另外,保良局何荫棠中学与其他学校组成的联校队伍「Hong Kong JSS」亦在今次iGEM 中获得金奖。同学们发现香港地少人多,「鱼菜共生」耕种方法近年越受欢迎,但经常出现重金属累积超标的问题。研究队伍对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将其变成能吸附重金属的生物,他们让大肠杆菌的金属硫蛋白过度表达(over-expression),及将排走重金属的运输蛋白(cusF)基因敲除,令大肠杆菌吸 收重金属能力大增,从而首创出细菌过滤器「B-CAD」,并於实验证明细菌过滤器能以低成本减低鱼菜共生系统中的重金属水平。
一顿简单的营养热餐  缓解长者的经济压力

一顿简单的营养热餐 缓解长者的经济压力

76岁的谢婆婆自丈夫十多年前去世后,一直与50多岁女儿相依为命。谢婆婆长期受到眼疾影响,左眼近乎失明,而且右耳失聪,左耳听力亦渐渐退化,生活上早已面对许多困难。然而,谢婆婆的女儿三年前更不幸患上急性中风,导致右边上肢无力,穿衣、洗澡等基本生活自理等都需要谢女士协助。由於女儿突然患上恶疾,无法工作,家中经济顿时失去依靠,每月只能靠高龄津贴及微薄的积蓄来应付生活开支。   照顾中风病患者是漫漫长路,谢婆婆每天都付出时间、体力、精神,身心承受著莫大压力。为了让女儿尽快康复,谢婆婆坚持每天都会到家附近的街市购买新鲜食材,但她坦言感到心力交瘁。毕竟谢婆婆年纪大行动不便,又担心前往人多聚集的地方会增加染疫风险,心情难免感到焦虑不安。加上受到疫情影响,日常生活又需要额外添置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酒精、清洁用品等,令经济拮据的谢婆婆百上加斤。   保良局刘陈小宝长者中心社工得知谢婆婆的情况后,立即为其申请「关爱无限・共跨逆境」扶弱计划,两母女可享用免费的营养热餐,顿时为二人解决燃眉之急。除了减轻谢婆婆的经济负担外,还因省却外出购买食材及煮食时间,换来片刻休息时间之余,亦可有更多时间陪伴女儿一起走过康复之路。   捐款支持    
不止果腹  还能温暖人心

不止果腹 还能温暖人心

83岁的刘伯伯与71岁的太太同住观塘区,主要靠高额长者生活津贴生活。二人皆患有长期病患,刘伯伯患有严重糖尿病,每天都需要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惜胰岛素并不属於医疗豁免药物内,故每月仅有的津贴大部分都用来买药,经济压力沉重,已无力再负担粮食和日用品,平日清菜加粉面就当一餐,谈不上什么营养。   刘婆婆则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双眼又因为黄斑点病变和青光眼,现时只余下2、3成视力,不久前更发现身体出现如鸡蛋大小的肿瘤。婆婆受尽病魔煎熬,情绪低落,又担心受到病毒感染,令抑郁症加剧了许多。 保良局刘陈小宝长者地区中心同事有见刘伯伯夫妇的需要,便贴心送上防疫物资、寄上餐饮劵,又不时致电慰问婆婆,提供情绪和生活上支援。当婆婆得悉保良局推出「关爱无限・共跨逆境」扶弱计划,可以与丈夫一起享用营养热餐,她十分感激,「感谢保良局一直以来的关顾,在疫情初期送上防疫用品,又提供食物援助,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深深感受到人间温暖。」 原来简单的一句窝心问候、一份看似微不足道的热餐,对於刘伯伯夫妇来说,意义重大。 保良局邀请您在这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支持「关爱无限・共跨逆境」扶弱计划,捐款HK$350即可为一名低收入、失业或其他有需要家庭提供为期一周的食物券/热餐,你的捐款亦可让本局推行其他多方位支援项目,灵活变通与他们同行。 疫情对经济民生产生沉重压力,对基层家庭的影响尤大,希望各位继续伸出援手,与弱势社群共跨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