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员工故事分享

我要捐款!

生命分享爱

实现长者心愿 陪伴度过生命最后一程

实现长者心愿 陪伴度过生命最后一程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过程,当生命步向终点,身体或会受病痛折磨,更会影响心理状况。安宁服务的目的是为晚期患者减轻身体上的痛苦和缓解不适的症状,同时减少他们到医院的频繁往返以及恐惧感,让他们有选择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 林伯伯(化名)年近八旬,近年入住保良局乐安居,接受安宁服务。赖美暖姑娘是照顾林伯伯的护士之一,她笑说∶「林伯伯对待我哋好似对待孙仔同新抱咁㗎,而且佢份人好和蔼可亲,我哋都当佢爷爷一样。」赖姑娘指晚晴病人特别害怕孤独,因此除了恒常照顾,她在闲暇时还会和林伯伯聊天谈心,尤其二人是同乡,说起话上来特别投机。「平时同阿爷除咗会聊下家乡事之外,都会倾下『子女经』。好记得有次我讲起照顾仔女嘅烦恼,阿爷讲咗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点醒咗我。」⁣ ⁣ 后来,林伯伯透露想在酒楼举办一场盛大的生日会,邀请亲友参加,院舍上下便立刻开始筹备。然而,好景不常,林伯伯的身体状况突然转差,赖姑娘与其他同事商讨下,决定先在院舍为林伯伯举办一场小型生日会。「虽然生日会地点唔同咗,但胜在人齐,家人同职员可以一齐同阿爷唱生日歌、食长寿面。当阿爷见到咁多人同佢庆祝生日,佢成个人都即刻精神返哂。」尽管生日会已经举办了,但院舍的同事们仍然不忘林伯伯想在酒楼举办生日宴的愿望。「阿爷唔方便再四围去,所以我哋打算将日间中心装饰成酒楼,再由酒楼运食物过嚟,希望可以满足到佢嘅心愿。」⁣ ⁣ 不论是林伯伯的情况,或是多年的工作都令赖姑娘对生死有更深的体会∶「要珍惜光阴,珍惜眼前人,希望我每日嘅工作可以为院友提供多一份温暖。」⁣ ⁣
我的咫尺善行:共融工作间

我的咫尺善行:共融工作间

  「优势为本」(Strength-based Approach),是社工界常用的介入手法,而「共融」二字,更是康复服务字典里的常客。今天与你分享一个职场上,「优势为本」加「共融」的励志故事。   他,或许不善辞令,但却会用自己「语言」来表达情感;   他,或许不懂沟通,但却会用最真挚方法表达爱与关怀。   华轩是一名轻度智障及自闭症谱系人士,於2012年透过特殊学校社工转介,到本局地区支援中心开始半职活动助理的职涯,至今已於中心工作近8年。   华轩日常的工作包括:接待中心会员及访客、简单的文书工作、清洁及整理用具及物资等。在防疫期间,华轩的工作更为重要,「开门四件事」成为他每天上班的主要任务:为会员及访客量体温、填写外游及健康申报表、确保到访者戴口罩及用酒精搓手液搓手。华轩注重细节、贯彻的特性,实在为中心在防疫衞生上帮了一大忙。 回望过去8年,华轩的直属上级周姑娘见证著他显著成长。周姑娘忆述,华轩从当年较文静被动一步一步变成今天主动、稳定学习和工作。华轩能够成长及转变,除了因著周姑娘一对一的训练及指导、与其家属沟通及协作外,同事共同缔造的友善工作环境,实在亦是不可或缺。   共融在工作间之要诀是接纳及团队精神,同事需要明白彼此的不足,才可彼此补足。在中心同事眼中,华轩是一位忠诚善良、准时、有交带、乐於助人的好同事,惟自闭症谱系人士不善於人际沟通、社交能力不足,亦会令华轩的工作面对挑战。   曾经有一位会员在炎夏到中心使用治疗服务,华轩看见有访客一进门,便和他打招呼,并按中心感染控制措施,请会员到接待处量体温。谁不知这挑起了该会员之情绪,大骂中心职员不体谅,「气都未抖顺,就叫人探热!」。华轩感到十分不惑,「我不是做对的吗?」同事在安顿妥会员的情绪后,当然需要关顾华轩的心情,但华轩竟然回应:「我无唔开心呀!」社工估计,华轩或未能完全理解当时会员的情绪及责骂的对象。换个角度看,这也可算是自闭症谱系人士的「优势」吧!   虽说自闭症谱系人士在理解别人的表情及情绪或有困难,但华轩懂得用简单方法表达关心。「周姑娘,你唔开心呀?」华轩之前对周姑娘的一句问候,周姑娘到今天仍觉得份外窝心。「关爱」确实能打破所谓的「限制」。   希望华轩的故事能鼓励更多公司、机构聘用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士,发现多元的美丽,共同学习建构多元友善工作间,让不同人士均发挥所长,真正实践「共融」。
保良局卓越团队嘉许计划

保良局卓越团队嘉许计划

热诚?创意?团结?什么才是你认为最重要的员工质素? 保良局本年举办卓越团队嘉许计划,鼓励各部门及专业团队递交「以人为本,专业为先」的服务项目。日前由保良局主席为首的评审团队,从22个优秀项目中,挑选了4个服务荣获卓越奖。计划推行及评审过程中,是对员工的鼓励、更是对服务的关注;见证著服务团队对受众的关爱、对自身团队的归属感、对创新服务的承担。   我们一同感受4个卓越奖得奖项目中,团队的努力和关爱: 粤剧奇迹 平常人在残疾人士身上看到缺乏, 但团队却看到机会。 为他们创造机会,去学粤剧; 为他们创造机会,踏台板表演; 为他们创造机会,走入社区做服侍。   如果台上一分钟,台下要十年功的话,他们付上更多十倍。 由拉筋开始,由谢幕结束。 按图了解更多 按图了解更多 南TEEN传耆泰拳操 南亚裔青年+长者+泰拳?有发挥空间?有! 社工以「优势观点」介入,让南亚裔青年教长者打泰拳, 长者以教导本地传统文化回礼。 两个本是毫不相干的群体,因保良局相遇结缘, 更有长者将孙儿的西装送给穷困青年,让他可穿西装去见工。 拳脚无眼但有情。 「回味」流心软餐 缘自对吞咽困难人士的关爱,以创新技术制作易入口的软餐, 让他们重拾进食乐趣。回味除了来自食物外, 也来自尝到那久违了的情怀,窝心滋味,只此一家。 按图了解更多 按图了解更多 综合审批系统 (IAS)   看到系统两字,已经感到复杂; 如果要改一个牵连多个部门,使用多年的系统,更谈何容易。   但他们做到了。说出来未必掷地有声,用起来却会赞叹不绝。 程式码背后,是一份对提高成本效益的坚持及梦想。 看程式码会感动,今次要信了。
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 长者的贴心管家

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 长者的贴心管家

为长者送饭、清洁家居、协助洗澡、剪头发、量血压、陪诊……这些全部都是保良局安老服务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团队每天的工作,每件事单独看来都似是微不足道,但这些点点滴滴,全都是独居长者或双老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他们可愉快地在熟悉的社区居家安老的重要一环。   刘婉玲任职保良局葵青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照顾员已有10年,这天她到一个双老家庭—韩伯伯和黄婆婆家中服务,除了协助长者量体温、量血压、做健体运动、洗澡外,亦和两老一起闲话家常∶「我教婆婆用手机睇郑少秋、用Whatsapp,婆婆教我煮餸。」   刘婉玲坦言,作照顾员最重要的是耐心,真诚关顾长者,才可慢慢与长者由互不认识发展至互相信任。长者的一个微笑、家人的一个道谢,都是婉玲工作中满足感的来源。   保良局葵青改善家居及社区照顾服务主任徐家健表示,本港社会人口老化,10年后将有1/3人口是长者,故保良局一直推出各项家居照顾服务,让长者可以在熟悉的社区环境安享晚年,「我们整个团队有不同专职同事,包括护士、物理治疗师、社工、照顾员等等,一方面好像长者的管家,为他们送饭、购买日用品、清洁家居;另一方面又是长者的健康顾问,每日留意他们健康、提醒他们食药,需要时陪伴他们覆诊等等;亦更加像长者的朋友,不单是提供服务,更重要是陪伴同关心长者,跟他们一起在社区同行。」
护理员值得大家尊重-保良局郭罗桂珍护老院护理员Apple

护理员值得大家尊重-保良局郭罗桂珍护老院护理员Apple

「护理员唔系只识得换片、冲凉,护理员值得大家尊重」-保良局郭罗桂珍护老院护理员Apple。   工作量大、受气、肮脏、轮班工作……不少人认为安老院护理员工作辛苦,亦「看不起」护理员工作,不愿意入行。从事长者服务已经18 年的梁诗萍A p ple 却笑著说∶「照顾长者系辛苦㗎,但系如果我辛苦可以令到老人家开心,咁就系值得。将心比心去做,这刻长者嘅感受就系你将来嘅感受。」   早上七时,一般办公室上班族可能正刚刚起床。Apple已换好一身制服,回到院舍开始一天的工作∶协助长者起床、清洁、准备早餐;然后转眼已是早上八时半了,Apple 与其他护理员一齐协助长者洗澡、安排认知障碍训练小组或进行香薰按摩。到了约11 时,便是长者的午餐时间,护理员们一边喂老友记进食、一边与他们聊天「尽诉心中情」,团队然后协助各位老友记午睡过后,Apple 休息进膳,随后便是与下一更同事进行交更简报、巡房……   忙碌过后,Apple 坐下来与小编娓娓道来她担任护理员的经历∶「以前妈妈不认同我(做护理员),公众对护理员嘅印象就系(帮长者)换片、冲凉,大家唔系以正面嘅态度睇我地嘅工作。但其实长者有事或者系最危险嘅一刻,通常护理员系第一个发现,例如可能护理员会喺帮长者换片时发现长者手脚无力,可能系院友突然病发嘅先兆。」   经过10 多年的努力,Apple 凭著她专业、细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渐渐得到长者院友、家属的认同,和长者像朋友一样相处,有家属在长者离世后,邀请Apple 为长者撰写礼文及出席安息礼拜。   Apple 笑言,现在她的工作已得到家人朋友的认同∶「家人或朋友有长者要入住安老院,佢哋自自然然会问我意见。我最开心系见到老人家笑,佢哋笑一下好过我笑十下,我宁愿辛苦啲,希望可以令老人家喺佢地人生最后阶段过得更美好。」   除了身边人的认同,Apple 更加希望透过自身的经历,向公众传达∶「护理员值得大家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