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ff Sharing

Donate Now!

Sharing Love

聖誕溫情餐 家舍廚師煮出愛的味道 (Chinese Only)

聖誕溫情餐 家舍廚師煮出愛的味道 (Chinese Only)

(Chinese Only)當人人在慶祝聖誕佳節時,誰又會想起那留守於廚房,默默為大家預備聖誕大餐的幕後大廚?保良局家舍助理廚師植東雲(雲姐)任職32年,每日為總局家舍超過300名的兒童及青少年預備飯菜。10年前起,家舍開始舉辦聖誕聯歡晚會,她便一直負責預備派對上的食物。咖哩魚蛋、啫喱糖、紅豆糕、炸雞翼等,全都是雲姐的拿手菜式。她與其他家舍廚師一同默默地為小朋友預備食物,讓他們在晚會愉快享用。   要準備豐富的聖誕大餐,一點也不容易,早於晚會前一天,雲姐便已開始準備工作。入廚經驗豐富的雲姐,炸雞翼時更只需要目測,便可知雞翼生熟程度。色彩繽紛的啫喱糖,更是家舍孩童的至愛,每次見到五彩繽紛的啫喱糖上桌,便已興奮大叫,傳來一陣陣的「嘩嘩聲」。   晚會當日,雲姐需事先預備好食物才有空到場觀賞小朋友表演,感受聖誕氣氛。但表演一完,她又要馬上走回大廚房,將已準備好的食物端出來供大家享用。   雲姐笑言每次看到孩子吃光所有食物,跟她嚷着「阿姐呢個好食,我要多啲」,以及他們天真爛漫的笑容,是她工作的動力。   雲姐本來已於去年退休,但很快又再度「回巢」,出任助理廚師,她表示「我不捨得家舍的小朋友,30年來一直見證他們成長,我覺得好開心,所以想一直繼續在此工作下去」。
我的咫尺善行: 修補破口

我的咫尺善行: 修補破口

    「見她校服外套破了一個大洞,我為她好好修補,想不到,之後她態度開始轉化了。」保良局新生家「大何姑娘」 (暱稱)分享她做的一件咫尺善行。 新生家,是全港唯一憲報刊載及由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兒童「收容所」,提供緊急兒童住宿服務。 大何姑娘在保良局工作達20年,大部份時間也在新生家渡過。粗略估計,這20年來,她在新生家迎接及照顧過接近800個0-18歲兒童/青少年,每一個,也因著緊急突發的家庭事故,或許帶著驚慌傷痕而來。 「我們為每名新入住的小朋友安排 『#黃金兩小時』,小朋友入住時,我們會把握頭兩小時,由特定同事陪伴,以減低小朋友在陌生地方的憂慮及不安,我們會預備welcome drink(紙包飲品),以及一些小食及玩具,而最重要,我們會充滿愛心地接待,希望小朋友盡快適應。」 不難想像,小朋友因突發事故而入住,心裡難免盛載著徬徨、恐懼甚至傷痛,這些傷口,會影響他們去接受同事們的關顧,不少時候會有態度差、抗拒的表現。對此,大何姑娘有特別的方法及心態去應對。 「只要有憐憫、包容、耐性,就算是作一件小事,小朋友也會真切感受到的。他們適應能力很強,我反而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很多。」 多年前大何姑娘曾照顧一個中學女生,初時她對同事們的態度很惡劣,亦有較多行為問題,例如不守規則、故意上學遲到、故意不理睬同事等。有一次大何姑娘見到她校服外套爛了,竟成為打開破口的機會。「我為她修補了衫上的破口,之後想不到她態度大大轉變了,開始可以打開話題傾偈,很記得有一晚,與她分享時,開始分享到家事,大家也傾至大哭起來。之後大家關係也改變了,雖然仍要時間慢慢建立,但我也有很大的成功感啊!」 對孩子顯示關懷,即使是一件看似細微的事,但往往觸動孩子渴望已久的愛心。一次剪甲、一次梳頭、拍一下膊頭,也可以讓孩子重新感受到被愛,從而慢慢修補他們身上承受不了的傷痕。為讓孩子得到更多關愛,新生家設有「親親孩子計劃」,讓同事配對不同孩子,作更深入的關顧;新生家亦推行「讀書樂計劃」,聘請老師按兒童學習能力及進度,分小組去教學,讓突發入局的兒童在難以即時回到原校的期間,持續得到學習的機會。 兒童待在新生家的時間或許不會很長,但同事們的照顧卻對他們影響深遠,成為他們在低谷時的救生圈。這份很短時間卻很接近的關係,相信亦會讓同事們留下很深的感受。「我當他們是自己家人架喇,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因十分特殊情況,住在新生家較長時間,看著她長大,好像自己湊大個女一樣,她離開新生家時我也有失落感。」有失落,同時仍然有盼望。「小孩子們在情緒及行為上,是可以有轉變的,見到每一個來的小孩,慢慢喊少了,笑多了,我也感到很開心。」 新生家5歲小朋送給大何姑娘的畫像,她十分喜歡。提到有什麼勉勵一眾新生家的小孩,大何姑娘輕輕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不要與別人比較,只跟從前的自己比較, 才能令自己進步。」
我的咫尺善行:共融工作間

我的咫尺善行:共融工作間

  「優勢為本」(Strength-based Approach),是社工界常用的介入手法,而「共融」二字,更是康復服務字典裡的常客。今天與你分享一個職場上,「優勢為本」加「共融」的勵志故事。   他,或許不善辭令,但卻會用自己「語言」來表達情感;   他,或許不懂溝通,但卻會用最真摯方法表達愛與關懷。   華軒是一名輕度智障及自閉症譜系人士,於2012年透過特殊學校社工轉介,到本局地區支援中心開始半職活動助理的職涯,至今已於中心工作近8年。   華軒日常的工作包括:接待中心會員及訪客、簡單的文書工作、清潔及整理用具及物資等。在防疫期間,華軒的工作更為重要,「開門四件事」成為他每天上班的主要任務:為會員及訪客量體溫、填寫外遊及健康申報表、確保到訪者戴口罩及用酒精搓手液搓手。華軒注重細節、貫徹的特性,實在為中心在防疫衞生上幫了一大忙。 回望過去8年,華軒的直屬上級周姑娘見證著他顯著成長。周姑娘憶述,華軒從當年較文靜被動一步一步變成今天主動、穩定學習和工作。華軒能夠成長及轉變,除了因著周姑娘一對一的訓練及指導、與其家屬溝通及協作外,同事共同締造的友善工作環境,實在亦是不可或缺。   共融在工作間之要訣是接納及團隊精神,同事需要明白彼此的不足,才可彼此補足。在中心同事眼中,華軒是一位忠誠善良、準時、有交帶、樂於助人的好同事,惟自閉症譜系人士不善於人際溝通、社交能力不足,亦會令華軒的工作面對挑戰。   曾經有一位會員在炎夏到中心使用治療服務,華軒看見有訪客一進門,便和他打招呼,並按中心感染控制措施,請會員到接待處量體溫。誰不知這挑起了該會員之情緒,大罵中心職員不體諒,「氣都未抖順,就叫人探熱!」。華軒感到十分不惑,「我不是做對的嗎?」同事在安頓妥會員的情緒後,當然需要關顧華軒的心情,但華軒竟然回應:「我無唔開心呀!」社工估計,華軒或未能完全理解當時會員的情緒及責罵的對象。換個角度看,這也可算是自閉症譜系人士的「優勢」吧!   雖說自閉症譜系人士在理解別人的表情及情緒或有困難,但華軒懂得用簡單方法表達關心。「周姑娘,妳唔開心呀?」華軒之前對周姑娘的一句問候,周姑娘到今天仍覺得份外窩心。「關愛」確實能打破所謂的「限制」。   希望華軒的故事能鼓勵更多公司、機構聘用不同類型的殘疾人士,發現多元的美麗,共同學習建構多元友善工作間,讓不同人士均發揮所長,真正實踐「共融」。
(Chinese Only)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 長者的貼心管家

(Chinese Only)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 長者的貼心管家

為長者送飯、清潔家居、協助洗澡、剪頭髮、量血壓、陪診……這些全部都是保良局安老服務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團隊每天的工作,每件事單獨看來都似是微不足道,但這些點點滴滴,全都是獨居長者或雙老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他們可愉快地在熟悉的社區居家安老的重要一環。   劉婉玲任職保良局葵青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照顧員已有10年,這天她到一個雙老家庭—韓伯伯和黃婆婆家中服務,除了協助長者量體溫、量血壓、做健體運動、洗澡外,亦和兩老一起閒話家常︰「我教婆婆用手機睇鄭少秋、用Whatsapp,婆婆教我煮餸。」   劉婉玲坦言,作照顧員最重要的是耐心,真誠關顧長者,才可慢慢與長者由互不認識發展至互相信任。長者的一個微笑、家人的一個道謝,都是婉玲工作中滿足感的來源。   保良局葵青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主任徐家健表示,本港社會人口老化,10年後將有1/3人口是長者,故保良局一直推出各項家居照顧服務,讓長者可以在熟悉的社區環境安享晚年,「我們整個團隊有不同專職同事,包括護士、物理治療師、社工、照顧員等等,一方面好像長者的管家,為他們送飯、購買日用品、清潔家居;另一方面又是長者的健康顧問,每日留意他們健康、提醒他們食藥,需要時陪伴他們覆診等等;亦更加像長者的朋友,不單是提供服務,更重要是陪伴同關心長者,跟他們一起在社區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