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al Services
保良局兩校遷出火柴盒 新校舍完善設備育英才
火柴盒體積細小,只夠裝載幼小的火柴枝,但一劃火柴頭便能擦出火種,點亮燈火。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和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過去四十年,一直共用位於彩雲邨面積不足3千平方米的「火柴盒校舍」,每所學校只能分用校舍當中的三個樓層。但即使沒有操場,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仍致力培養學生「一生一體藝」,學校的花式跳繩隊及獅藝隊屢獲殊榮,手鈴隊隊員在火柴盒中奏出悠悠樂韻。在空間限制下,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的教職員靈活使用每吋空間,策劃出不同的教案活動,協助中度智障的學生突破身體限制,學習自理自立。
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在2013年獲教育局撥地興建新校舍,而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亦於2017年獲編配新校舍。兩所學校共用「火柴盒校舍」四十載,終於在2018年9月3日分別遷進位於新蒲崗及土瓜灣的新校舍。
早前兩所學校舉行啟用典禮,邀得教育局局長楊潤雄,JP主禮,與保良局主席兼屬校總校監蔡李惠莉博士、董事會成員及一眾嘉賓先後為兩校剪綵,為各碑記揭幕。
楊潤雄局長在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新校舍啟用禮上致辭時指,政府已為新校舍的相關教學設施安裝空調設備,並獲發「空調設備津貼」。最後楊局長以學校名稱「陳南昌」縮寫的英文字母「C、N、C」表達祝願:「第一個『C』是『Challenge』,希望同學能夠繼續勇於接受挑戰,在學習及不同課外活動領域勇闖高峰;第二個『N』是『New』,正代表學校遷往新校舍,開展新的一頁,往後有賴學校上下一心,締造更豐碩的成果;最後一個『C』是『Caring』,我亦藉此機會感謝全體教職員多年來為學生付出的關愛。」
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新校舍前身是保良局另一所小學的校舍,保良局蔡李惠莉主席感謝教育局讓保良局能活用空置校舍資源,傳承保良精神;蔡主席亦很感激兩所學校命名捐款人及其家族對保良局教育服務的信任,支持優化學校環境設施。
蔡主席在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的新校舍啟用暨設施命名典禮上讚揚校長及教職員團隊堅守「有愛無障‧樂學成才」的信念,不受空間限制,就算要「朝行晚拆」,亦為學生引入流動歷奇及情境教室等設施︰「這種有限變無限的精神,正正體現在學校培育出來的學生身上,即使身體或有限制,但仍然可以活出無限。感謝校長以及教學團隊,在火柴盒上劃出無數照亮社會的燭光。」
兩所學校學生及畢業生均以所學所長,展現無限才能。保良局陳南昌夫人小學的手鈴隊及花式跳繩隊的活潑表現,祝願學校在新校舍繼續「躍動創新」。而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的畢業生李世豪更即席以沙畫表達對母校謝意,兩位學生的舞蹈表演,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