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
保良局两校迁出火柴盒 新校舍完善设备育英才
火柴盒体积细小,只够装载幼小的火柴枝,但一划火柴头便能擦出火种,点亮灯火。
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和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过去四十年,一直共用位於彩云邨面积不足3千平方米的「火柴盒校舍」,每所学校只能分用校舍当中的三个楼层。但即使没有操场,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仍致力培养学生「一生一体艺」,学校的花式跳绳队及狮艺队屡获殊荣,手铃队队员在火柴盒中奏出悠悠乐韵。在空间限制下,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的教职员灵活使用每寸空间,策划出不同的教案活动,协助中度智障的学生突破身体限制,学习自理自立。
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在2013年获教育局拨地兴建新校舍,而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亦於2017年获编配新校舍。两所学校共用「火柴盒校舍」四十载,终於在2018年9月3日分别迁进位於新蒲岗及土瓜湾的新校舍。
早前两所学校举行启用典礼,邀得教育局局长杨润雄,JP主礼,与保良局主席兼属校总校监蔡李惠莉博士、董事会成员及一众嘉宾先后为两校剪彩,为各碑记揭幕。
杨润雄局长在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新校舍启用礼上致辞时指,政府已为新校舍的相关教学设施安装空调设备,并获发「空调设备津贴」。最后杨局长以学校名称「陈南昌」缩写的英文字母「C、N、C」表达祝愿:「第一个『C』是『Challenge』,希望同学能够继续勇於接受挑战,在学习及不同课外活动领域勇闯高峰;第二个『N』是『New』,正代表学校迁往新校舍,开展新的一页,往后有赖学校上下一心,缔造更丰硕的成果;最后一个『C』是『Caring』,我亦藉此机会感谢全体教职员多年来为学生付出的关爱。」
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新校舍前身是保良局另一所小学的校舍,保良局蔡李惠莉主席感谢教育局让保良局能活用空置校舍资源,传承保良精神;蔡主席亦很感激两所学校命名捐款人及其家族对保良局教育服务的信任,支持优化学校环境设施。
蔡主席在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的新校舍启用暨设施命名典礼上赞扬校长及教职员团队坚守「有爱无障・乐学成才」的信念,不受空间限制,就算要「朝行晚拆」,亦为学生引入流动历奇及情境教室等设施∶「这种有限变无限的精神,正正体现在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身上,即使身体或有限制,但仍然可以活出无限。感谢校长以及教学团队,在火柴盒上划出无数照亮社会的烛光。」
两所学校学生及毕业生均以所学所长,展现无限才能。保良局陈南昌夫人小学的手铃队及花式跳绳队的活泼表现,祝愿学校在新校舍继续「跃动创新」。而保良局陈丽玲(百周年)学校的毕业生李世豪更即席以沙画表达对母校谢意,两位学生的舞蹈表演,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