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青少年服务

我要捐款!

返回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资助「怪奇生物观察学」生态教育计划

 

集合吧! 怪奇之友会」WhatsApp贴图创作比赛


b-competition


你有留意香港的独特生态环境吗?原来在这都市中隐藏了不少外表、动作或行为怪异的生物,它们其实都是维持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份子!

 

在「『集合吧! 怪奇之友会』WhatsApp贴图创作比赛」 中,我们鼓励大家以这些被人忽略、误解或恐惧的香港特色动物、植物、昆虫等为主题,创作兼具生物特色及趣味的WhatsApps贴图,让大家在聊天的同时,也能与好友分享这些值得让人欣赏和认识的生物。

 

  • 主题:未广被大众认识或欣赏的香港「怪奇」生物*
    * 有关香港生物的介绍,可参考本网站对於怪奇生物的介绍,亦可以参考政府之「香港生物多样性资讯站」网站
  • 比赛形式:WhatsApp贴图(最少提交一张、最多六张贴图)
    创作方法不限,可以手绘、电脑绘图、相片、AI形式*创作。动态及静态贴图皆可。
    *如作品涉及AI生成,需要在报名表格中注明。
  • 开放报名及递交作品日期:即日 至 2025年8月23日 下午11时59分
  • 组别:
    • 小学组(2025至26年度之小一至小六学生)
    • 中学组(2025至26年度之中一至中六学生)
    • 大专及公开组(2025年8月23日前,30岁或以下之青少年)

 

📢资料册  🖌️绘画工作纸(可选用)  📝网上报名表格(需登入Google帐户)

 

  • 奖项及证书:
    • 每组均设冠、亚、季军各一名 

      • 冠军:专业望远镜一副
      • 亚军:户外品牌背包一个
      • 季军:户外品牌斜背袋一个
    • 所有成功递交作品之参加者均可获电子参与证书 
    • 得奖作品将有机会以实体展出,并会制作成WhatsApp贴图,於网上供市民下载

评审:

  • 「生态协会」创办人兼总监 苏毅雄先生
  • 「小树林自然教育」代表 陈灵丰先生
  • 艺术团体「&dear」
  • 「保良局」代表

 

评审准则:

评分项目 ​评分比重 评分重点
创意及意念 30% 创作的想法创新,并能呼应「未广被大众认识或欣赏的香港『怪奇』生物」的主题
「怪奇」生态描写 30% 准确地展现和演绎生物的「怪奇」特徵

美观

25% 作品拥有优秀的视觉吸引力
技巧 15% 创作能发挥通讯软件贴图的媒介特性,吸引大众积极使用
活动 日期
报名及作品递交 即日起至2025年8月23日
创作比赛简介会 2025年7月12日
得奖通知 2025年10月
颁奖典礼 2025年11月至12月
  1. 参赛资格与要求
    1. 所有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并从未公开发布。 
    2. 每位参赛者只能单次提交最少一张、最多六张贴图。重覆提交者,以首次递交之作品作准,其余将不获受理并不另作通知。 
    3. 於比赛截止日期(即2025年8月23日)未年满15岁的人士,需先徵求家长或监护人同意方可参赛。
    4. 主办单位(保良局 青少年事务部)之员工不得参赛。  
  2. 作品提交要求
    1. 参赛者需要於截止日期前,以电子表格报名及递交作品,参赛作品递交要求如下: 
      1. 手绘作品必须扫描成 PDF、PNG、GIF或 JPG格式的电子图像档案递交,解像度为300 dpi或以上。 
      2. 电脑制作之作品只接受以PDF、PNG、GIF或JPG格式的电子图像档案递交,电脑绘图或相片皆可。 
      3. 动态贴图必须为解像度512 x 512像素的GIF档案,以循环方式播放,每一循环时间不可长於3秒,每个动态贴图档案大小须小於500kb。 
    2. 所有参赛作品上不应含有任何个人签名、标记或浮水印。 
    3. 作品可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创作,但须於参赛表格上注明。 
    4. 以上违规情况一经发现,主办单位将会即时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如有任何争议,主办单位将有最终决定权及有权取消作品参赛资格。
  3. 作品评选及展示
    1. 入选及得奖作品将会以电邮通知。 
    2. 入选作品将有机会制成WhatsApp贴图供人下载使用,并有机会於展览中作展示。 
    3. 於是次比赛评审过程中,参赛作品及参赛者身份将采取不记名及保密的方式处理。
    4. 评审决定为最终决定,不接受上诉或异议。
  4. 知识产权及免责声明
    1. 参赛者必须为参赛作品的唯一版权拥有者。 
    2. 参赛者将拥有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及版权,但主办单位有权使用徵收到的作品、创作者姓名、所属学校(如有)等,以任何形式展示、出版、发布或制成纪念品及宣传品等非牟利教育用途之上。
    3. 严禁抄袭、使用或复制他人作品,如作品侵犯他人权益,参赛者需自行承担相关后果。 
    4. 参赛者须确保其提交的参赛作品不含有淫亵、不雅、暴力、色情、诽谤、不良意识、侮辱成 分、危害国家安全或任何具争议性及不恰当的内容,亦不会违反香港特区的法律及知识产权条例,违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主办单位亦保留对其追究之权利。 
    5. 主办单位不会对参赛作品的版权或法律纠纷承担责任。
    6. 在此刊物/活动内表达的任何意见、研究成果、结论或建议,并不一定反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观点。
  5. 个人资料(私隐)收集声明
    1. 参加者於表格内所提供的个人资料只会用於与是次计划相关之用途。  
    2. 根据个人资料(私隐)条例第十八、二十二及附表一的第六原则,参加者有权要求查阅及更正表格内所提供的个人资料。 

创作比赛分享及简介会

就如香港生物多样性一般丰富多元,以生物为主题的创作方式及角度亦是多不胜数,如何选择合适的角度展现生态的美妙亦是一个大学问。   

 

是次分享会邀请了两个致力生态推广的组织 — 「生态协会」创办人兼总监 苏毅雄 Samson 及「小树林自然教育」代表 陈灵丰 Matt,藉由与大家分享各自推广及创作生物的经验,期望能启发参加者的独特创意。分享会亦设有比赛介绍环节,向参加者讲解比赛主题及提交须知。   

 

如於活动开始前3小时内,八号或更高之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或黑色暴雨警告仍然生效,是次活动将会取消。

 

日期:2025年7月12日(六)
时间:

上半节 - 生态推广分享:下午2时至3时半

下半节 - 比赛详情介绍:下午3时40分至4时正(另设Q&A)

分享嘉宾:
  • 苏毅雄 Samson(生态协会 创办人兼总监)
  •  陈灵丰 Matt(小树林自然教育 代表)

活动地点及直播形式:

(活动同时设有实体及直播)

实体地点:铜锣湾(活动地点将会以电邮通知)

直播形式:Zoom平台

语言:广东话
登记截止日期: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中午12时
备注:
  • 现场座位以先到先得形式安排
  • 成功登记人士将会收到电邮确认
  • 如於活动开始前3小时内,八号或更高之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或黑色暴雨警告仍然生效,是次活动将会取消。
分享会重点: 
  • 分享生态推广及创作心得 
  • 介绍比赛及须知事项
  • 即时问答环节 

生态协会成立於2005年,推行的环境教育旨在让学员「从环境当中学习、以知识及教育回馈自然」,生态协会举办各类工作坊、考察及专题研习课程,强调从环境中学习,并揉合自然生态、地质保育、文化、经济发展等元素,提供全方位的内容,透过互动及实践,强调参与性及自发性,为前线环境工作者、自然爱好者及关心保育的群众提供培训及交流的平台,达至终生学习、教学相长的效果。

 

生态协会创办人兼总监 苏毅雄(Samson So)一直从事有关香港及中国大陆自然保护区人员培训及生态考察工作,并进行各类自然教育推广工作,包括生态导赏、环境教育课程、公开演讲及工作坊等。苏毅雄亦是多产的自由撰稿人及摄影师,以文章、照片及所举办的活动,与公众分享自然之乐,推动保育工作。透过其摄影作品、文章及工作坊等让大家进一步认识环境议题,在认知与欣赏的过程之中,推动自然保育工作。曾带领考察队伍前往多个国家;参与撰写或制作超过二十本有关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及绿色旅游的书籍;并发表逾六百份中英文章。

小树林自然教育有限公司在2021年由几位香港大学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学系的毕业生创立,致力提供多元化和有质素的本地自然教育体验和服务。「在小树林探索大世界」是我们的口号:「小树林」有如香港的郊野,面积虽小,但藴涵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认识和发掘。小树林更希望透过带领人们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里得以喘息,找到他们一片心灵的「小树林」。

 

小树林透过考察、室内活动、出版与媒体分享等方式带领公众进入香港的郊野,并积极联系学校、机构以及企业,为他们设计多元的自然体验与教育服务。小树林成立至今已接触过数万人次,当中超过200间机构与学校、以及公众人士。

 

👂分享会登记


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2277 8429 或 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 与曾先生联络。

 

欢迎追踪「Chill u Up – 青少年身心灵平台」获得计划最新资讯。 

 

Facebook专页:ChilluUpNow

Instagram专页:@chill.u.up

YouTube频道:Chill u Up

 

在此刊物/活动内表达的任何意见、研究成果、结论或建议,并不一定反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