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青少年服務

我要捐款!

返回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怪奇生物觀察學」生態教育計劃

 

集合吧! 怪奇之友會」WhatsApp貼圖創作比賽


b-competition


你有留意香港的獨特生態環境嗎?原來在這都市中隱藏了不少外表、動作或行為怪異的生物,牠們其實都是維持豐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一份子!

 

在「『集合吧! 怪奇之友會』WhatsApp貼圖創作比賽」 中,我們鼓勵大家以這些被人忽略、誤解或恐懼的香港特色動物、植物、昆蟲等為主題,創作兼具生物特色及趣味的WhatsApps貼圖,讓大家在聊天的同時,也能與好友分享這些值得讓人欣賞和認識的生物。

 

  • 主題:未廣被大眾認識或欣賞的香港「怪奇」生物*
    * 有關香港生物的介紹,可參考本網站對於怪奇生物的介紹,亦可以參考政府之「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網站
  • 比賽形式:WhatsApp貼圖(最少提交一張、最多六張貼圖)
    創作方法不限,可以手繪、電腦繪圖、相片、AI形式*創作。動態及靜態貼圖皆可。
    *如作品涉及AI生成,需要在報名表格中註明。
  • 開放報名及遞交作品日期:即日 至 2025年8月23日 下午11時59分
  • 組別:
    • 小學組(2025至26年度之小一至小六學生)
    • 中學組(2025至26年度之中一至中六學生)
    • 大專及公開組(2025年8月23日前,30歲或以下之青少年)

 

📢資料冊  🖌️繪畫工作紙(可選用)  📝網上報名表格(需登入Google帳戶)

 

  • 獎項及證書:
    • 每組均設冠、亞、季軍各一名 

      • 冠軍:專業望遠鏡一副
      • 亞軍:戶外品牌背包一個
      • 季軍:戶外品牌斜揹袋一個
    • 所有成功遞交作品之參加者均可獲電子參與證書 
    • 得獎作品將有機會以實體展出,並會製作成WhatsApp貼圖,於網上供市民下載

評審:

  • 「生態協會」創辦人兼總監 蘇毅雄先生
  • 「小樹林自然教育」代表 陳靈豐先生
  • 藝術團體「&dear」
  • 「保良局」代表

 

評審準則:

評分項目 ​評分比重 評分重點
創意及意念 30% 創作的想法創新,並能呼應「未廣被大眾認識或欣賞的香港『怪奇』生物」的主題
「怪奇」生態描寫 30% 準確地展現和演繹生物的「怪奇」特徵

美觀

25% 作品擁有優秀的視覺吸引力
技巧 15% 創作能發揮通訊軟件貼圖的媒介特性,吸引大眾積極使用
活動 日期
報名及作品遞交 即日起至2025年8月23日
創作比賽簡介會 2025年7月12日
得獎通知 2025年10月
頒獎典禮 2025年11月至12月
  1. 參賽資格與要求
    1. 所有作品必須是原創作品,並從未公開發布。 
    2. 每位參賽者只能單次提交最少一張、最多六張貼圖。重覆提交者,以首次遞交之作品作準,其餘將不獲受理並不另作通知。 
    3. 於比賽截止日期(即2025年8月23日)未年滿15歲的人士,需先徵求家長或監護人同意方可參賽。
    4. 主辦單位(保良局 青少年事務部)之員工不得參賽。  
  2. 作品提交要求
    1. 參賽者需要於截止日期前,以電子表格報名及遞交作品,參賽作品遞交要求如下: 
      1. 手繪作品必須掃描成 PDF、PNG、GIF或 JPG格式的電子圖像檔案遞交,解像度為300 dpi或以上。 
      2. 電腦製作之作品只接受以PDF、PNG、GIF或JPG格式的電子圖像檔案遞交,電腦繪圖或相片皆可。 
      3. 動態貼圖必須為解像度512 x 512像素的GIF檔案,以循環方式播放,每一循環時間不可長於3秒,每個動態貼圖檔案大小須小於500kb。 
    2. 所有參賽作品上不應含有任何個人簽名、標記或浮水印。 
    3. 作品可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創作,但須於參賽表格上註明。 
    4. 以上違規情況一經發現,主辦單位將會即時取消作品參賽資格;如有任何爭議,主辦單位將有最終決定權及有權取消作品參賽資格。
  3. 作品評選及展示
    1. 入選及得獎作品將會以電郵通知。 
    2. 入選作品將有機會製成WhatsApp貼圖供人下載使用,並有機會於展覽中作展示。 
    3. 於是次比賽評審過程中,參賽作品及參賽者身份將採取不記名及保密的方式處理。
    4. 評審決定為最終決定,不接受上訴或異議。
  4. 知識產權及免責聲明
    1. 參賽者必須為參賽作品的唯一版權擁有者。 
    2. 參賽者將擁有參賽作品的著作權及版權,但主辦單位有權使用徵收到的作品、創作者姓名、所屬學校(如有)等,以任何形式展示、出版、發布或製成紀念品及宣傳品等非牟利教育用途之上。
    3. 嚴禁抄襲、使用或複製他人作品,如作品侵犯他人權益,參賽者需自行承擔相關後果。 
    4. 參賽者須確保其提交的參賽作品不含有淫褻、不雅、暴力、色情、誹謗、不良意識、侮辱成 分、危害國家安全或任何具爭議性及不恰當的內容,亦不會違反香港特區的法律及知識產權條例,違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主辦單位亦保留對其追究之權利。 
    5. 主辦單位不會對參賽作品的版權或法律糾紛承擔責任。
    6. 在此刊物/活動內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一定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觀點。
  5. 個人資料(私隱)收集聲明
    1. 參加者於表格內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只會用於與是次計劃相關之用途。  
    2. 根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十八、二十二及附表一的第六原則,參加者有權要求查閱及更正表格內所提供的個人資料。 

創作比賽分享及簡介會

就如香港生物多樣性一般豐富多元,以生物為主題的創作方式及角度亦是多不勝數,如何選擇合適的角度展現生態的美妙亦是一個大學問。   

 

是次分享會邀請了兩個致力生態推廣的組織 — 「生態協會」創辦人兼總監 蘇毅雄 Samson 及「小樹林自然教育」代表 陳靈豐 Matt,藉由與大家分享各自推廣及創作生物的經驗,期望能啟發參加者的獨特創意。分享會亦設有比賽介紹環節,向參加者講解比賽主題及提交須知。   

 

如於活動開始前3小時內,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仍然生效,是次活動將會取消。

 

日期:2025年7月12日(六)
時間:

上半節 - 生態推廣分享:下午2時至3時半

下半節 - 比賽詳情介紹:下午3時40分至4時正(另設Q&A)

分享嘉賓:
  • 蘇毅雄 Samson(生態協會 創辦人兼總監)
  •  陳靈豐 Matt(小樹林自然教育 代表)

活動地點及直播形式:

(活動同時設有實體及直播)

實體地點:銅鑼灣(活動地點將會以電郵通知)

直播形式:Zoom平台

語言:廣東話
登記截止日期: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中午12時
備註:
  • 現場座位以先到先得形式安排
  • 成功登記人士將會收到電郵確認
  • 如於活動開始前3小時內,八號或更高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或黑色暴雨警告仍然生效,是次活動將會取消。
分享會重點: 
  • 分享生態推廣及創作心得 
  • 介紹比賽及須知事項
  • 即時問答環節 

生態協會成立於2005年,推行的環境教育旨在讓學員「從環境當中學習、以知識及教育回饋自然」,生態協會舉辦各類工作坊、考察及專題研習課程,強調從環境中學習,並揉合自然生態、地質保育、文化、經濟發展等元素,提供全方位的內容,透過互動及實踐,強調參與性及自發性,為前線環境工作者、自然愛好者及關心保育的群眾提供培訓及交流的平台,達至終生學習、教學相長的效果。

 

生態協會創辦人兼總監 蘇毅雄(Samson So)一直從事有關香港及中國大陸自然保護區人員培訓及生態考察工作,並進行各類自然教育推廣工作,包括生態導賞、環境教育課程、公開演講及工作坊等。蘇毅雄亦是多產的自由撰稿人及攝影師,以文章、照片及所舉辦的活動,與公眾分享自然之樂,推動保育工作。透過其攝影作品、文章及工作坊等讓大家進一步認識環境議題,在認知與欣賞的過程之中,推動自然保育工作。曾帶領考察隊伍前往多個國家;參與撰寫或製作超過二十本有關自然生態、環境教育及綠色旅遊的書籍;並發表逾六百份中英文章。

小樹林自然教育有限公司在2021年由幾位香港大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學系的畢業生創立,致力提供多元化和有質素的本地自然教育體驗和服務。「在小樹林探索大世界」是我們的口號:「小樹林」有如香港的郊野,面積雖小,但藴涵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值得認識和發掘。小樹林更希望透過帶領人們接觸大自然,讓他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裏得以喘息,找到他們一片心靈的「小樹林」。

 

小樹林透過考察、室內活動、出版與媒體分享等方式帶領公眾進入香港的郊野,並積極聯繫學校、機構以及企業,為他們設計多元的自然體驗與教育服務。小樹林成立至今已接觸過數萬人次,當中超過200間機構與學校、以及公眾人士。

 

👂分享會登記


如有任何疑問,請致電2277 8429 或 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曾先生聯絡。

 

歡迎追蹤「Chill u Up – 青少年身心靈平台」獲得計劃最新資訊。 

 

Facebook專頁:ChilluUpNow

Instagram專頁:@chill.u.up

YouTube頻道:Chill u Up

 

在此刊物/活動內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一定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