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家长园地

我要捐款!

1

《家长的回应和管教心态有助培养幼儿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对於幼儿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都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家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需要耐心,不但需要运用合适回应幼儿的方式,更重要是检视和调整管教幼儿的心态,以接纳和陪伴成长的态度与幼儿一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幼儿会从我们身上学习各种的知识,家长的回应方式会一步一步为幼儿建立自我形象及自信心。当家长用心教导幼儿,但幼儿仍然不懂或是犯错的时候。此时此刻,家长难免感到气馁、失望或生气。然而,你会给予幼儿怎样的回馈?你会立即帮幼儿处理妥协,还是会责骂幼儿呢?

 

父母的角色不但是抚养幼儿,更是帮助幼儿成长。若家长为幼儿处理所有事,这会剥削幼儿学习机会,令他们变得依赖,亦影响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相反,若家长过分严苛,要求幼儿做得更好,甚至时常责备幼儿,这会降低幼儿的自尊心和妨碍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心。家长不同的行为和反应背后反映什么情绪和需要,正是值得家长反思的一环。这或许反映着家长内心的不安和焦虑,担心未有给予幼儿「最好」的照顾,因而随时给予幼儿帮助;或是对幼儿有「较高」的期望,焦虑幼儿的成长和学习不及他人,故此会要求幼儿一直改善和进步,力求完美。

 

家长们宜多留意自己内在的情绪感受,在管教路上难免会感到生气、担心、不安,值得家长细味和觉察自己内心的需要,愤怒和担心的背后,你所重视的是什么? 我们需要安定内心的焦虑情绪,避免过分介入、控制或挑剔幼儿的行为。家长可以先平静自己,保持宽容的心,站在幼儿身旁和微笑,观察着幼儿的能力、行为及需要。当家长留意到幼儿需要鼓励,和幼儿确实需要大人的帮助,家长可适时地介入,与幼儿一同面对挑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幼儿对自身的观感和看法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当家长观察到幼儿做出良好行为时,请记得以说话和行动具体地告诉幼儿你看到这个良好行为。

「我看到你不需我的提点,自己记得收拾玩具,妈妈欣赏你。」、「我看到你很努力和用心地写字。」

 

鼓励幼儿的目的是让幼儿不断尝试、练习,以提升其能力。家长可把专注力放在幼儿所付出的努力上,而非成败得失,让幼儿明白愿意付出努力就能实现目标。家长要学习欣赏幼儿的进步,而非不停改善和纠正他们的行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