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长知识
讲座题目
六色积木亲子游戏工作坊-之「快、真、准」赞赏技巧
目标
- 家长能认识「快、真、准」赞赏技巧
- 家长及幼儿从游戏中互相沟通,促进亲子关系
内容
六色积木(Six Bricks) 由六块不同颜色的Duplo积木组成,看似平平无奇,原来可以很好玩。透过「六色积木」亲子游戏工作坊,家长与幼儿一起玩六色积木游戏,同时认识「快、真、准」赞赏技巧,提升亲子沟通。
是次工作坊主要会介绍快、真、准」赞赏技巧,家长学习以说话赞赏孩子。当孩子获得赞赏后,便会重覆良好行为。
「快、真、准」赞赏技巧
工作员透过简报及影片向家长讲解「快、真、准」赞赏技巧。
快:即时
把握时机,在小朋友做好行为即时赞赏他
真:真诚
表情和言行要一致,面带微笑及用欣赏的眼神去赞赏小朋友
准:准确
清楚具体地描述小朋友做得好的地方
例子: 小芳,好乖(真诚)!你今日(即时)同小朋友分享玩具(准确) 。
「赞赏」对孩子的好处
- 提升自尊感
- 增加良好行为
- 显示准许
孩 子 多 关 注 及 赞 赏 , 会 宠 坏 子 女 吗 ?
经 常 受 到 赞 赏 的 孩 子 被 赞 后..
- 可 建 立 信 心 去 探 索 学 习
- 自 我 被 肯 定 , 他 的 自 尊 感 会 较 强
- 也 会 较 为 自 信 及 独 立
- 长 大 了 亦 较 容 易 去 欣 赏 别 人
<工作坊教材参考自HOPE-20 教儿乐- 建立良好行为:赞赏孩子>
讲座花絮
讲座题目
「故事爸妈」义工训练之说故事技巧
目标
- 家长能够认识选书及讲述绘本的技巧
- 让家长实践所学技巧及提升家长对说故事的信心
内容
本园举办「故事爸妈」义工服务,邀请家长义工到校说故事,希望带给幼儿喜悦及培养阅读的乐趣。是次工作坊邀请安徒生会童话梦工场为家长举办「故事爸妈」说故事技巧讲座,内容包括认识互动说故事技巧、绘本赏析及应用及如何选择图书,从而鼓励家长透过绘本伴读,提升亲子关系。
说故事技巧
技巧1:事前准备
父母跟孩子说故事前,宜自行把故事阅读几遍,好让自己了解故事的情节及人物特性,从而思考可以配合的动作、表情和语调。说故事前,宜选择一个宁静而舒适的环境,父母请根据孩子的个别情况和需要,安排一个合适和固定的故事时间,例如:让孩子享受轻松愉快的故事时间后才进睡。固定时间有助父母和孩子把亲子伴读变成生活习惯。
技巧2:观赏封面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观赏故事书的封面,引起他们对故事的好奇和阅读兴趣。
技巧3:动作表情
父母跟孩子说故事时,宜避免采用平淡而乏味的语调和依书直说,这样不但欠缺吸引力,也使孩子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反之,父母宜根据情节和人物的需要,配合适当的动作、表情和语调,使孩子全情投入。但要注意在同一故事中,避免强调太多不同情绪词汇,令孩子感到困惑。父母可以强调一些基本的情绪或感受,例如:开心或不开心。
如何选择图书
家长可考虑选择以下三种题材的图书:
1)日常自理:
透过故事内容,能教导儿童掌握自理概念,例如:洗澡、睡觉、如厕等。
2)知识启蒙:
儿童学习一些抽象概念,例如:上下、大小、长短,甚至颜色、形状、数学概念等。这些图书能集中引导儿童学习某种概念,增加儿童学习知识的动机。
3)思想品德教育:
儿童入学后与不同人接触,品格亦开始发展。父母透过思想品德教育的图书来教导儿童学会正面的品格。
讲座花絮
讲座题目
「静下来,深呼吸」亲子情绪工作坊 之
「情绪红绿灯」原则
目标
- 认识「情绪红绿灯」处理情绪的原则
- 幼儿从静观呼吸游戏明白冷静的方法
内容
「情绪红绿灯」处理情绪的原则
工作员透过简报及影片向家长讲解「情绪红绿灯」处理情绪的方法。

讲座花絮
讲座题目
「好心情」亲子情绪工作坊 之 回应情绪技巧
目标
- 认识回应幼儿情绪的方法
- 制作冷静魔法瓶,认识冷静的方法
- 幼儿从游戏中认识及表达四个情绪(开心、不开心、生气及害怕)
内容
关於情绪管教的话题,家长可能有不少的疑问,例如:「男孩不应该哭?」、「我应该制止小孩的情绪吗?」等。其实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宜及不合宜的表达方式。是次工作坊主要会介绍回应情绪技巧(ACT Model 的Acknowledge feeling),透过说出子女的感受或想法,孩子会感到被支持及接纳,更愿意以适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回应情绪技巧
家长可以积极倾听孩子的话,先不判断行为的对错,让孩子感受被倾听和理解,帮助他们平静下来。透过回应孩子当刻的感受或想法,能够安抚孩子的心。以下是例子分享:
事件: 娜娜放学回家后气冲冲进门,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雯雯不想再跟我一起玩了,我讨厌她!」
回应一 | 回应二 |
妈妈回应: 「唉,又怎么了,这又不是第一次呢。」 | 妈妈回应: 「娜娜过来我这里,你看起来很失落,你可以跟我说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
娜娜的感受: 从妈妈的回应,认为妈妈一点都不在乎她的感受,因此感到难过! | 娜娜的感受: 知道妈妈发现到自己感受失落,亦感受到妈妈的关心,因此觉得很安心。 |
讲座花絮
讲座题目
「爱之语桌游」家长工作坊 之 身体接触
目标
- 分享「五种爱的语言」沟通技巧,促进亲子关系
- 介绍多种好玩的桌上游戏,让家长体验桌游乐趣
内容
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要 ,但不同的人会惯性透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和接收爱的讯息就是「爱的语言」。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情感箱子,一个补给他情绪力量的地方,使他能安然渡过孩童与青少年时期的挑战。成人把孩子的情绪箱子填满无条件的爱,可为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希望,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运用爱的语言填满孩子的「爱箱」吧!
爱的语言
美国婚姻辅导专家盖瑞•查普曼博士 (Dr. Gary Chapman) 对爱的表达提出了「五种语言」,包括:身体接触、精心时间、肯定的语言、服务及礼物。
是次工作坊主要会介绍「身体接触」。对很多孩子来説,「身体接触」是最基本的爱的语言。当孩子一出生,我们的拥抱和抚摸可以给予孩子安全感和满足。「身体接触」意旨有意义的接触,任何温柔的触摸(头发、头部、背部、手臂、肩膀等)、拥抱、握著、亲吻、击掌、 骑马战等,皆能促进亲密感。
抱抱的迷思:给孩子抱抱养成坏习惯吗?
有人担心每次宝宝哭就抱起来,会宠坏孩子,害他无法独立,也担心养成爱抱抱的坏习惯,其实抱抱根本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影响。当宝宝哭闹时,家长应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是需要安全感,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美国杜克医学院曾经做过相关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拥抱时,孩子大脑会分泌一种「催产素」,孩子会感到被信任、被支持。经常被抱的孩子因此情绪较稳定,内心安全感也较高。抱抱是爸爸妈妈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指定动作,父母藉著抱抱表达爱意,安抚孩子。
讲座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