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保良局調查發現逾三成受訪學生對整體校園生活感大壓力 近四成受訪學生學期初現負面情緒 專家建議設「開學熱身操」讓學生適應校園
(香港.2025年8月22日)近年青少年精神健康議題引起廣泛關注及討論,保良局屬下青少年事務部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於24/25學年進行「初中學生對校園事件簿的適應」調查,結果發現在近千名受訪的初中學生中,逾三成學生對整體校園生活感到頗大壓力或非常大壓力。調查亦顯示近四成受訪學生在剛進入新學期時,會出現負面情緒。
保良局青少年事務部屬下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團隊於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期間,委託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學院進行問卷調查及分析。調查成功訪問來自不同辦學團體的4間學校共907名中二及中三學生,了解他們於上一個學年面對不同校園關鍵時段的壓力、新學期的情緒狀況及應對方法及抗逆力的關係。結果顯示,約三成二(32.6%)學生對整體校園生活感到頗大壓力或非常大壓力,學生五大校園壓力事件包括應付校內考試(54.6%)、派發考試成績(53.8%)、派發測驗成績(44.2%)、應付校內測驗(39.5%)及長假期結束後的復課適應(29.1%)。
調查又顯示,三成八(38.1%)受訪學生在剛進入新學期時,會出現緊張、憂慮、煩悶、焦躁或挫敗的負面情緒,而超過一半(51.1%)受訪學生表示遇到負面情緒時選擇不會告知他人,而願意向別人表達的受訪學生則有48.9%,其校園生活壓力則相對較低。保良局青少年事務部服務經理李德威建議學校、老師及家長,宜多主動關注學生情緒及表現,於各個關鍵時段前提供「熱身操」,讓學生心、身、腦有足夠的熱身和準備,尤其於開學初期可陪伴學生慢慢適應︰「例如同學們在各關鍵時段一至兩星期前開始「熱身」,與朋輩互相關懷,家長可與子女安排共同休閒時間進行紓緩活動,教師及社工可致電關顧學生的情緒行為狀態,以作及早識別和介入,讓學生有更穩定情緒,對學習亦大有幫助。」
調查亦利用簡明復原力量表 Brief Resilience Scale (BRS)量度學生的抗逆力,其中近三成(29.6%)受訪學生抗逆力屬低、約一成二(12%)受訪學生抗逆力屬高,其餘則屬中等。結果發現高抗逆力的學生,其校園生活壓力則相對較低,反映提升抗逆力對學生面對壓力有正面幫助。保良局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註冊社工陳安琪表示,調查亦發現願意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其抗逆力水平會較高:「每個人都可以是救助者,亦可以是求助者,我們鼓勵同學們除了多聆聽及留意身邊朋輩的情緒訊號外,亦可主動向朋輩、師長、家人表達自己心聲,共建情感安全網,互相支援,強化連繫。」
為了提升學生抗逆力,保良局推出多項以學生精神健康為主題的入校支援服務,其中自2024年2月起承蒙中國銀行(香港)贊助,與七間中學合作展開為期一年的「Y Plus+精神及情緒健康入校支援先導計劃」,運用輕鬆和多元化介入手法,透過解謎探索的體驗活動,提升學生對精神及情緒健康的關注及認識;透過手工藝創作活動,鼓勵學生分享內心情感等,並透過實體服務及多媒體製作,由學生的角度,親身於各校及網上進一步推廣精神健康資訊,至今讓共超過1,500名中二、中三學生和250名家長及教師受惠。踏入新學年,保良局將持續推廣精神及情緒健康,以創新手法為學生、家長及教師提供相關支援服務。有關服務配套,詳見附表。
負責計劃的保良局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督導主任張偉楠分享他曾接觸的參加學生經歷,就讀中三的阿泳(化名)曾於剛轉校時期面對很大壓力,既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與家人相處亦有爭執,挑戰甚大。她分享親身經歷的感言:「當面對壓力時,其實最希望身邊能有一位聆聽者,(聆聽者)不需要說話或給予意見,大道理誰人不明白,他/她只要靜靜地聽我的心聲,便能令我感到很放鬆。」
-完-
附表一) 減壓小貼士
學生 | 家長 | 學校 |
|
|
|
|
|
|
|
|
|
資料來源︰保良局青少年事務部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
附表二)五大關心語句
- 有我在
- 你慢慢講,我在聽
- Be Yourself
- 我和你一起面對
- 你已經做得很好
資料來源︰保良局青少年事務部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
關於保良局
保良局創立於1878年,一直秉承「保赤安良」的宗旨,盡心竭力與時並進,服務香港147年,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優質社會服務,涵蓋教育、社會、青少年、康樂、文化及醫療服務,成為全港最具規模的慈善公益機構之一。保良局超過300個屬下單位遍佈全港各區,屬校學生約4萬5千人,社會服務照顧幼兒、兒童及青少年、長者及康復人士,青少年事務則提供多元的青年發展及支援服務。保良局於過去3年每年平均服務人次超過270萬。歡迎瀏覽:www.poleungkuk.org.hk,了解保良局的服務。
傳媒查詢
保良局企業傳訊及公關部
高級企業傳訊主任 潘琪慧小姐
電話︰2277 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