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長分享
留給後代最美的祝福

兩年前離世的孫真玲女士曾在1940年代入住保良局,當時香港戰火連天,年僅4歲又失去雙親的她,獲保良局提供接受庇護及教養服務。孫女士生前曾向女兒Ayesha提起兒時入住保良局的快樂回憶,她最希望學習彈鋼琴,因音樂能讓她暫時忘記戰爭之痛,是動盪年代的一點心靈慰藉。
今年6月,孫女士的後人捐出部份遺產予保良局。為了讓更多基層兒童可以學習音樂、陶冶性情,本局為此成立「兒童音樂才能發展計劃」,讓更多局童能探索音樂的美妙。
孫女士雖然已經離開人世,但她的人生故事不會終結。她重視的價值觀會傳承給下一代,她的關愛與善意亦會細水長流,惠澤更多生命。
熱暖常在.社區飯堂長者的承傳故事

位於西營盤的社區飯堂,一直是一眾區內長者聚腳交流的地方,張女士既是社區飯堂的常客,更是職員、長者心目中的開心果,經常到飯堂享用營養熱餐,又與職員、老友記打成一片。
張女士離世後,家人深深記得社區飯堂為她帶來的快樂回憶,更記得保良局在長者失意時的關愛扶持,決定將其部份保單金額捐贈予社區飯堂所屬的服務單位,用以增繕中心設施,讓更多的老友記可以同樣享受這份快樂熱暖,更以此感謝保良局同事年年月月以來的專業貼心,讓美意悠久承傳。

保單捐贈.兒童助養人的不息之愛
一位多年來支持保良局兒童助養計劃的善長,長久以來在與兒童、保良局同工的交往間,深深感受到保良局對有需要兒童的庇蔭,深具誠信,用心守護。
這位助養人就於訂立遺囑時,經「遺善最樂」平台轉介,決定將保良局列為保單受益人,並告知保良局,直接傳達最真摰的心意,維繫彼此間長遠的關係,讓往後更多兒童與有需要人士亦能得到關顧守望。
愛所以川流不息,世代同行,全賴善長與保良的長久互信。
抽屜裡的手寫信.善心永存

「本人是一個單身退休公務員,自小遠離父母,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對貴局一群無依兒童,感同身受……」
盧先生離世後,在其居所的抽屜中找到這封信,裡面細述自己各項存款資產,並囑咐將物業及款項全數捐贈保良局。
當年孤苦歲月的感受記憶,今日卻就轉化成惠澤祝福,縱然生有定時,善心卻可永葆留存。

立業積善.李耀光先生家族的關愛永續
憑藉優質專業、悠久多元的服務,保良局一直承蒙不同善長信任捐贈,如已故善長李耀光先生一生行善不倦,父親李朝江先生和兄長李耀中先生亦曾經擔任本局總理,為保良局服務。李耀光先生決定將其遺產捐贈保良局教育服務及康復服務,延展關愛精神,加惠莘莘學子,造福受眾。
善款用作增繕教育服務及康復服務,栽培更多社會棟樑,又讓殘疾人士得到關顧,充分體現李耀光先生畢生力行、成就生命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