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家長園地

我要捐款!

1

 

共創美好時光,提升親子幸福感

在育兒的過程中,家長與孩子之間常會面臨學習、行為和情緒上的矛盾。而矛盾多源於對期待的不一致及溝通不暢所引起的誤解。當家長冷靜下來後,通常希望透過日常生活改善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很多家長認為帶孩子去公園或遊樂場玩耍能改善親子關係,但有部分家長僅在一旁觀察孩子,卻未真正參與遊戲,這種情況稱為「假性陪伴」。

 

改善親子關係不僅限於帶孩子到公園或遊樂場,其實在家中也能有效提升親子間的幸福感。以下提供三個在家中建立溫馨親子時刻的方法:

 

family

                                               

1. 固定家庭活動時間

現代生活節奏快,家長和孩子都十分忙碌,常難以找到時間增進彼此感情。因此,建立一個固定的家庭活動時段,讓全家人能夠聚在一起,共同參與簡單的活動,成為良好的習慣和常規,尤為重要。活動可包括運動、看電影、桌遊等,透過多元活動讓孩子與家長表達觀點與感受,互相學習,共享歡樂時光。

 

2. 合力整理家居

在家庭中,每位成員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長不應承擔所有家務責任。孩子也應具有一定的責任感,讓他們參與日常家務,如清理房間、整理玩具、協助簡單烹飪等,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一份子,提升歸屬感及培養責任心。分配家務時,家長可與孩子商量合理分工,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意見被重視,促進互相理解與信任。完成家務後,一同欣賞成果並互相讚美,增強家庭凝聚力,提升成員的滿足感與幸福感。

 

3. 共享餐食

許多家庭將廚房視為孩子的禁區,家長多出於安全或衛生考量,不讓孩子參與烹飪。然而,過度保護可能導致孩子形成依賴,無形中造成親子間的隔閡。適度讓孩子參與家庭料理,有助促進親密感和增強家庭成員間的連結。在一起烹飪的過程中,家長與孩子能進行深入交流,共享經歷與感受,深化理解並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聯繫。這樣的互動促進合作精神,增進信任與支持,提升孩子自信,也使家庭生活更加和諧幸福。

 

改善親子關係不僅是透過娛樂活動,更在於真誠的陪伴與溝通。唯有透過深入互動,家長與孩子才能相互理解、消除隔閡,增強情感聯繫。真誠陪伴讓雙方在日常生活中分享感受、觀點與經歷,建立更深的信任與理解,親子關係方能真正改善與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