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 樂曲創作簡介

    樂曲調寄安徽民歌《鳳陽花鼓》,歌詞及樂曲中出現了鼓、鑼及鈸(鑔)等中國敲擊樂器,讓幼兒認識中國民歌外,更可以認識中國敲擊樂器及中國民間舞蹈—花鼓舞。

    樂曲相關小知識

    花鼓是指中國打擊樂器—鼓,古時農民喜愛用花鼓為歌曲作伴奏,有時更會用絲帶綁於腰間的位置,邊歌邊舞,其中一首著名的歌曲就是《鳳陽花鼓》了。而鑼鑔是指鑼及鈸,以金屬製成,聲音宏亮,雖無調性,即未能奏出不同音階,但仍常被人們用作伴奏不同的戲曲,更常用於喜慶的音樂,如婚嫁活動。鼓於演奏時,演奏者手持一對木製的棍,演奏手法包括擊鼓心、擊鼓邊、磨鼓釘等。鈸於演奏時,演奏者需雙手各持一面互擊,演奏手法包括平擊、邊擊、悶擊及磨鈸等。鑼於演奏時有兩種不同工具如鑼槌或木製鑼片,不同材質的工具會帶來不同聲音。鑼槌較柔和,鑼片則較響亮。

  • 音樂活動例子

    教學物資

    神秘箱 3 個、鼓、鈸、鑼、眼罩


    音樂遊戲—神秘箱、找聲音

    1. 老師先展示及介紹中國敲擊樂器 - 鼓、鈸、鑼的外形特徵,然後請幼兒先閉上 眼睛,老師把這三種樂器放入不同的神秘箱 A、B、C 內。

    2. 請幼兒張開眼睛,老師分別請幼兒排隊到不同的神秘箱摸摸看,猜一猜箱子內 是哪一種樂器。

    3. 老師請幼兒聆聽鈸*的聲音,並教授幼兒其演奏方法。

    4. 老師請幼兒先圍成一個大圈,然後選出一位幼兒 A 戴上眼罩,並帶領該幼兒 A 站到圈的中間,請幼兒 A 一會兒需聆聽樂器發聲的位置。

    5. 老師把樂器—鈸*分派給另一位幼兒 B

    6. 老師用手勢指揮幼兒開始敲打樂器,指示暫停敲打後,請幼兒 A 指出聲音來源 的方向。

    7. 老師播放《花鼓鑼鑔歌》給幼兒欣賞,並介紹當中歌詞意義,請幼兒找出歌詞 中的敲擊樂器,如鼓、鑼及鈸(鑔)。

    8. 老師教授《花鼓鑼鑔歌》中的節奏(如下),請幼兒嘗試用手拍出,熟練後可用鈸 *奏出。 節奏: | XXXX X | XXXX X | XXXX XX | XX XX | XX XX | X0 X0 |

  • 樂曲賞析

    樂曲速度為輕快活潑的小快板,拍子是 2/4 拍,以四小節為一樂句。第一小節至第六小節是前奏,第七小節至第二十六小節是樂曲主體,第二十七小節至 第三十二小節是簡奏及尾聲,樂曲第七小節至第三十二小節重覆一次,歌詞有兩段。全曲旋律的節奏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附點四分音符為主。前奏、間 奏及尾聲都出現了鼓、鑼及鈸,其中鼓的節奏為|XXXX X|XXXX X|XXXX XX|XX XX|XX XX|X0 X0|,以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組合而成。樂曲第七小節至第二十二小節旋律由拉弦樂器(二胡、中胡)及彈撥樂器(琵琶、揚琴、柳琴)演奏,而樂曲第二十三小節至第二十六小節旋律則由吹管樂器(笛子)及拉弦樂器(二胡、中胡)演奏。

    樂曲所用樂器

    笛子、琵琶、揚琴、柳琴、中阮、二胡、中胡、小鈸、小鼓、小鑼

Copyright ©2023 優質教育基金及保良局專業教育書院持有,所有內容不得作任何商業用途,若作教學之用,使用時請註明出處。